《 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 》( In the Wake ) 是改编自日本作家中山七里所著的长篇推理小说,这部改编电影于2021年上映,濑濑敬久执导,并且由「佐藤健 」主演(佐藤健另外推荐作品《 《浪客剑心/神剑闯江湖The Final》、追忆篇《 浪客剑心/神剑闯江湖The Beginning》。 )本电影剧情是以311大地震灾后为背景,在灾后这些受灾户的重建和政府对灾民的保护着照顾议题,《 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 》是以生活保护制度为题材,并且尝试不同的角色角度去探讨灾后失去一切的人的保护制度,例如公家机关、当事者与旁观者等不同角度与立场。
《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 》IMDb评分为:6.6 / 10,这部电影非常黑暗,结局也非常有后劲,以悲剧之始作为悲剧收尾来探讨灾后失去一切变成贫穷之人的生活困境与心境,而政府的补助制度在极大多数人需要受帮助之下 ,让某些人得不到这份保护因而衍伸第二次的悲剧。 《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 》这部电影在叙事方面各个角色视角与立场的呈现都很鲜明,这部电影虽然是在批判政府制度无法让所以有人得到该有的保护,但每个角色所处的立场都有自己的一份道理。
《 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 》会让人心痛在于「有些错不只是单方面人的错」,一个悲剧的产生有时是各方的抉择与发生组合而成,然而,本片中会发生那些的命案,所代表的不是个案,而是一个社会现象的反应,《 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 》 不全然都是在抨击政府的制度和那些不近人情的审核员,《 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 》用最平衡的角度去探讨不同的角色所做出的决定背后原因,因此这部电影我还蛮喜欢的是因为它还算是客观地在探讨议题,结局也保留空间给观众自己去做事后的思考。
影评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评价心得
地震造成贫穷为主轴故事线
在《 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 》中,一开始的剧情带观众看到首先会有几个失去家人的关键角色出现:
笘篠警官:在地震时失去妻子、找不到儿子,因为是地震的受灾户,知道那种失去一切得不到帮助的痛苦,所以他在案件调查上会比助手更执着和仔细是因为他知道当下的恐惧和失去一切的孤单是不能弥补的,而重新活下去也是这些人所渴望的,若这些可以帮助他们的政策被这些人给阻挡, 那这些人根本就没有被保护到。
「明白现实后会让人颓废吗?」 为什么笘篠会变成只相信「眼见为凭」的人? 无法相信别人「口头」说的状况,我想这是这个角色很重要的转折,其实笘篠是因为「还不能接受、还存在着一股希望」,画面在被说很讨厌这种只相信自己看见的人的时候,就换到笘篠找到妻子的尸体但没有找到儿子,我想在这角色内心中她想要的眼见为凭不是真的一定要看见,而是因为内心还存在着一点「希望」,不想就此放弃。
失去家人的干子和利根:这两个孩子在这场地震中也失去家人,庇护所中与惠婆婆成为家人,这两个孩子对惠婆婆的爱很深,是因为他们都失去一切,所以惠婆婆像是他们的妈妈、奶奶、仅有的家人,这也是为什么在惠婆婆没有领到补助而死掉时,他们会这么愤怒与心痛。
惠婆婆:不想被照顾,不想依赖国家的人,因为灾后失去一切,没有地方工作,因此灾后的贫穷跟着她,但她却拒绝接受补助,因为她不想要让不敢来往的女儿知道自己过得如此狼狈,最终宁愿选择活活饿死,惠婆婆的死也呼应到凶手让那些社保单位干员活活饿死的死法~ 凶手就是想要让他们体会到什么叫做活活饿死。
有需要的人被迫排除照顾,也有不想被照顾的人
《 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 》中有个渡嘉敷这位单亲妈妈被迫结束救助金,是因为她有工作而被取消救助金的人,在这社会的角落中,制度形成一种让人活不下去的限制怎么办? 她的案件中可以发现,规定却成为是「继续工作就会被当成是病好了,要返回低保的钱」,这对一个患有忧郁症需要钱的妈妈来说是一种折磨,而她需要变成全职员工也是因为她有着必须要让女儿不要被学校同学欺负看不起的苦衷。
透过这种社会底层的悲歌来看,种种的规定制度虽人表面上在帮助这些社会角落的人,但却也因为相同的规定变成是他们生存不了的阻碍,当渡嘉敷说出学校的人已经这件事,结果女儿被欺负,所以我至少希望可以让女儿去上补习班, 你是说要领低保的话就得忍受这样的生活吗? 」,渡嘉敷这案件在最后还有着悲剧发生,也就是自杀了,其实从她的案例我们能知道,在贫穷中他们很努力要生存,但整个社会和制度却好像不是站在他们这边的感觉,所以前面我也才会说到会有命案发生也不是个案,而是整个那些贫穷有困难的人的最后呐喊。
《 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 》很棒的是用了几个案例来呈现不同接受社会辅助的人的心态,社会补助也是有被拿来滥用的时候, 这也突显出身为低保的审核把关的人员,在许多状态下看见人间百态,一种规定可以帮助人,但也会被滥用,干子也说「在地震过后有许多来到这里生活困难的人, 不能放任那些非法领低保的情况,因为还有真正困难的人在,那场地震把所有东西都改变了“。
而有需要的人中,有些人却是怕给社会、国家添麻烦而不想要申请,这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说是很挣扎的事,在《 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 》这部电影中,有许多案件的对比面,尤其是圆山小姐这种需要寻找和审核谁需要低保的角色来看,当中有职员说「我们做的事情真的有意义吗?」 如果这个制度本来就是在帮助有困难的人,为什么没办法这么单纯? 就算干子想要帮助老奶奶拿到低保,却被上司给拒绝(应该是说这是制度规定)。
这案例就跟惠婆婆一样,她也拒绝依赖国家,也不想要给没在联络的女儿得知她的状况,所以从这几个拉高格局来看政府所制定的社保制度是真的公平吗? 有人可以偷偷好吃懒做领了社保,但有些人是真的需要这笔补助来吃饭,制度里面的细节和规定都扼杀了每一条宝贵的性命,这同时也牵扯到那些处理申请案件的承办人员到底是不是真的想要帮助有困难的人。
我其实也蛮能理解利根被问到纵火理由的说:「应付得太随便了」。 因为被杀害和绑架的那三个受害者,是被凶手来表明不该只看事情表面,他们应该要更加把劲劝惠婆婆不要拒绝补助才对,这三个受害者当初对惠婆婆的态度也因为对申请案件看过太多悲剧而麻木,因此失去要帮助有困难之人的初衷。
我不知道该冲着谁生气
我还蛮喜欢《 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 》这这部电影用很缓慢细腻的方式来铺陈堆砌凶手的动机,尤其是看到中段干子说自己妈妈没了,家也没了,不知道该冲谁生气 ,而惠婆婆则是说自己拼了命活下来发现可以活着真好,两人那段抱着大哭的画是真的很不错,将灾难过后的人们的那份脆弱都呈现出来,而利根其实并不是冷血,而是他内心中也像干子一样失去一切,他对自己活下来的质疑是「我也配活下来吗?」
对于活下来有自我质疑的设计是我最喜欢的,因为他认为自己不是什么有贡献的人,或许这也是因为他会犯下纵火案,希望社会和政府可以好好看看这些没有被保护的人的困境,希望他们这些没有存在感的人受到重视, 而不希望政府和制度只用规定来筛选谁是有困难的人。 干子这个角色长大成为生活保障制度的承办员,这角色让她成为用自己力量来保护那些有困难的人~ 但透过她身旁的制度都没有改变,她一个人的力量根本不够,因为这么多年来,这制度还是没变,真正应该被帮助的人也没有帮助到,我想干子做出这一连串的命案,不仅是对惠婆婆案件怒吼,也是帮整个社会被遗忘的那些人怒吼吧,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干子会说” 人死了什么都没了,才不是这样」这句话,因为同样的制度还是存在着。
制度本身就奇怪还是被搞得很奇怪?
惠婆婆本来是不想要麻烦国家的人(被断水断电,没饭吃),在利根帮助下去申请低保,当中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三云拒绝了一个高桥先生,原因是因为高桥贤生不能继续找餐饮相关的工作,但或许他的专业就是餐饮,硬是要逼着他拖着受伤的脚去找别的工作。
而且这制度都是必须要本人同意才行,我想这制度就是设计出来让人觉得难以启齿而让那些有困难的人自动退缩,这样的规定就像是在对人的二度伤害与自尊摧毁,而《 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 》片中制度摧毁的不仅是一个人的人生,还是许多个家庭、人生。 惠婆婆、小干、利根三人就像是他们新组成的家人,他们拥有彼此,这带动出利根对惠婆婆的死会这么生气而去纵火的原因,因为这些承办人员对于这样不公平的制度不仅没有向上反应,反倒是因为这样的制度而让一个人失去生命,即便惠婆婆的确不想要麻烦国家,但这制度的确就是用这种老人的内心来给控制申请量。
无法换位思考感同身受,贫穷就变成个人的事
所长对利根说到「不要什么事情都怪别人」这对经历过痛苦和失去一切的人来说根本没人知道。 再加上三云本身对利根讲那一段过跟本不是安慰的话,反倒像是在撇清责任的话语,后来会觉得身为审核员的前线人员会这么也不是没有原因,因为他们所处的初衷并不是在「帮助人」,而是在劝退, 但这样的现象变成是最源头的政府给他们的压力和规范,让在第一线人员的人也陷入挣扎和自我麻木 。
《 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 》中从三云、上崎、,透过他们的角度其实也不完全在挞罚、检讨他们,因为他们是被夹在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人物,他们有案件数量不能太多的压力、对于无法帮助到所有人也感到痛心,最后变得只能忍痛,所以三云这个角色透过做其他善事来帮助其他人,也是在对自己的赎罪,要说他们就是坏人吗? 我想也不能全然说他们就是错的。
贫穷会带来许多家庭悲剧,如同片中传出许多悲剧一样,渡嘉敷也因为生活困顿而走不下去企图自杀,然而,《 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 》并没有把这个社会制度说死,也没有全然是抨击 ,如果当初惠婆婆也能愿意对国家求救,制度还是能帮助到他们,所以最后《 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 》给了结论,「这世界还没有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只要发声了,或许就会有人伸出援手」,上崎就是其中一个愿意帮助惠婆婆的人,只是被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