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由安东尼法奎和丹佐华盛顿合作创作的暴力美学电影《伸冤人》首次亮相,成为丹佐华盛顿职业生涯中唯一一部有着续集的电影。如今,九年过去,《伸冤人 3》也宣布上映,将成为这一系列的终章。
尽管《伸冤人 3》并非大制作巨片,但毫无疑问,它堪称一部充满经典暴力美学元素的电影。丹佐华盛顿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已经成为人们谈论中的不可触碰之一,确凿地证明了该角色的成功刻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伸冤人》系列在第二部中已经有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那么第三部的存在和表现又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我想明确一点,许多人对第二部《伸冤人 2》的争议实际上并不影响我对该片的喜爱。主要原因在于我欣赏电影针对罗勃麦考角色所构建的情节,这点我之前在对第二部的评论中已有所提及。这种欣赏并不仅限于显而易见的情节线索,更多是隐藏在对话和主人公罗勃麦考内心状态的描写中,包括他在电影中阅读的多本书籍以及最终呼应《老人与海》的结局。正是这些元素,使得我对第二部情有独钟,尽管它的主要情节结构相对较为宽松。
此外,我一直将《伸冤人》系列视为一部以剧情为主的影片,而动作仅是锦上添花。在这个前提下看待第三部,《伸冤人 3》的剧情编排的确比第二部更为紧凑,但与此同时,它也偏离了前两部的情感基调。
《伸冤人 3》虽然可以独立观看,无需事先了解前两部,但这也意味着它与前作之间的联系较为薄弱。再没有了前两部中充斥的隐喻元素,描述罗勃麦考内心状态的方式更为直接。这部电影告诉观众,罗勃麦考只是想找到一个宁静的生活,不再有过多复杂的心思。相对于前两部的教育与制裁元素,第三部将"伸冤人"这个概念直接呈现出来,将电影变得更为独立和简单,罗勃麦考只是一个与坏人对抗的主人公。
毫无疑问,这部电影的暴力程度堪称系列之最,仅从开场一段短暂而精彩的动作戏就可见一斑。然而,遗憾的是,电影的格局似乎进一步缩小,开场的动作戏已经是整部影片中最精彩的部分,电影后半部分几乎都走向了更多的暗杀场面。如果你期望看到像之前那样的大规模制裁场面,可能会感到失望。此外,如果你希望看到第二部中罗勃麦考与反派正面对决的场面,也将感到失望,因为这一部分几乎没有出现。
这次电影中的罗勃麦考更像是一个潜伏在暗处的制裁者,而不再是之前那个愿意多说几句并且悠闲地走向敌人的角色。然而,这种转变的优势在于它为观众呈现了更为血腥和暴力的制裁感。
此外,许多人评论说丹佐华盛顿已经老了,动作变得有些迟缓,导致近战动作场面减少。然而,实际上,将丹佐的动作剪辑成俐落的样子并不是难事(开场的动作戏就证明了这一点)。这部电影有意将罗勃麦考的老态表现出来,这并不会成为电影的缺点。
总的来说,《伸冤人 3》延续了整个系列的情感线索,完美刻画了罗勃麦考的角色。如果你喜欢这个角色,如果你体会到了整个系列中对他心境的精心呈现,那么你几乎不可能不喜欢这部电影。尽管存在一些小缺点,但这部电影将为主人公的最终命运提供满意的交代,让关心丹佐华盛顿的影迷感到欣慰。总而言之,这部电影将主人公的故事圆满地结束,为观众带来了一段愉悦的观影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