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视者》这个案件迷人之处就在于这个谜团没有结论,而编剧导演在结局中做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让观众去分析,毕竟这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个悬案,《窥视者》的编剧在他的故事版本中塞满了许多的角色,老实说和《 食人魔达默》相比,看《窥视者》的时候是其实会觉得在脱离现实的桥段里,内容实在太扑朔迷离而不像是真实事件,再加上这案件本身就缺乏实际的「受害者」 ,所以观众对这部剧的最大观感就是「这案件太奇怪」,因此《窥视者》大部分的故事基本上是虚构的。
《窥视者》给人的感觉是一种令人模棱两可的「超自然主义」风格,这给这部剧带来了很多真实犯罪故事所缺乏的东西,例如旧对讲机中传来的钢琴音乐、几个诡异邻居、嗜血邪教的谣言,这倒是有点像是编剧墨菲本身《美国恐怖故事》的味道。
我觉得《窥视者》确实是营造了一种令人不安的氛围,尤其是我特别喜欢编剧导演对狄恩这个男主人理不出头绪的那种顿塞感,连我都跟着快要精神崩溃,这是编剧导演很强的叙事手法,编剧导演确实让《窥视者》对于「看不见的恐惧」做很大的酝酿铺陈,会让人觉得这些事不管是人还是鬼,都让人觉得很毛。
我觉得编剧利用这个真实案件刻画了人性的「贪婪」带来的教训与后果,并且将格局扩大到许多对房子痴迷和觊觎的角色们,尤其在屋主更迭的交叉点,编剧真的给了很棒的人性刻划,尤其是男主人对房子的放不下,象征他对自己失去的东西无法释怀而怀恨,以至于对房子更为执着,观众会看到细致的人性挖掘,这是《窥视者》很成功的地方。
当然观众会关心的是《 窥视者》中谁是那个「窥视者」?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每个人看起来都有嫌疑,他们所说每一句话、每一个小动作看起来都像是在暗示他们就是嫌疑人,例如明知道自己负担不起的强烈自尊男主人、想要从中获利的房仲、想要维持房屋原样的协会、对这房子有感情的邻居、邪教邻居、又或者是对这间房子有迷恋的诡异老师等等,这些桥段与角色故事线都隐藏着每个人的动机。
当然《窥视者》在说故事手法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我自己觉得前面三集真的有点闷,也觉得剧情有点拖,应该是说窥视者和我想像得不一样,因为本来我会以为外面是一个会杀人的杀人魔之类的,但看了之后才发现我自己预期错误XD 然后找了好几集的嫌疑人都一直在原点打转,这对没有耐心的观众可能是个劣势。看得出来编剧很想要透过一些新元素来增加神秘或悬念,只是这样会让观众觉得稍微有偏离重点。(而且有一两个角色其实会让人觉得很讨厌,很中二、想翻白眼…)
至于窥视者最后到底是谁我觉得就由观众自己去《窥视者》这部剧就会知道,但我觉得结局可能不一定会让「所有」观众买单,因为我觉得还有太多的疑点没有解决,当然结局中编剧是想要呈现「贪婪之人必须付出惨痛代价」的论点我是认同的,只是一些悬念还卡着真的让我不舒服XD (我终于能懂剧中那个女侦探说被谜团卡住的那种感觉很不舒服是什么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