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电影《古惑仔》中的东星骆驼,他也是打遍东南亚的拳王,他也是现实生活中呼风唤雨的大佬,陈惠敏 的一生,几乎就是一部香港黑社会史,他的戏里戏外皆是江湖。

如果说香港电影始终活在六七十年代,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句话没有错。电影走不出那个时代,不过就是因为香港电影背后有太多人还是活在那个维度。在那个维度里面,故事的主角都叫做黑社会,故事里的每一缕呼吸,都是跟黑社会息息相关。
黑与白本应泾渭分明,在那时候的香港却分分合合纠缠不清,直到黑成了白,白成了黑,整个世界陷入混浊的灰色地带,那时候的香港影人,几乎个个都是传奇,今天要讲的这个传奇,他叫陈惠敏。

陈惠敏的一生,几乎就是一部香港黑社会史。他最早一批进入黑社会,至今半个世界过去了,他早已呼风唤雨,是大佬中的大佬。他历经了黑社会从当日的繁盛到如今日渐衰弱的历程,这个在电影上总是以黑社会老大的形象出现的人,在一个个大佬角色上挥洒自如,他演的太过自然,以至于你不会自觉地忽略他,他原本就是黑社会老大,举手投足都能传递来自那个地下王国的独特气息。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有些类似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不过美国盛产的是披头士,香港盛产黑帮组织。从新界乡下来的穷小子陈惠敏,父亲是一名常年航海的水手,母亲是留守家中的农村妇女,从小无人管教,又爱舞枪弄棒,还学过少林拳和西洋拳,早早就成了一名混混,16岁的他第一次出远门,来到香港这个花花世界,乡下混混进城接触了城里的混混,他对那群成天到处泡妞的“14K帮会”年轻人羡慕不已,理所当然地向她们靠拢。
不过他不但没有加入黑帮,反而选择了一个相反的职业,那就是警察。这个现在看来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放回当时的环境,却再平常不过。在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是警匪难分。
陈惠敏曾经讲过黑社会如何拉警察下水:“不贪玩的警察,就带他去看脱衣舞,去喝酒赌博,他渐渐养成了这个习惯,工资不够这样挥霍,自然就要贪”

他最初的工作便是狱警,在当时的香港,这个职位的名字还遵从古音:“狱吏”,在很多小说里面,狱吏都是一个伺机谋反落草为寇的好跳板,戴宗李逵便是如此,在狱中称王称霸无法无天,最后同宋江一起上了梁山。
六七十年代黑社会头目犯案之后,不免会被请进监狱去坐一坐,他们便要托人说通狱吏的关系,减少坐牢的痛苦,而此时陈惠敏就因此结交了不少坐牢的大哥,给自己的黑帮之路铺足了路。
陈惠敏一共做了四年警察,先是狱警,后当民警,好处捞了不少,却始终没有什么地位。后来当巡逻警察的时候,他一边收取保护费,一边在警队有大行动的时候,向江湖兄弟通风报信。但是他所管辖的片区是尖沙咀,四年前他初来到这条街,还被这条街的繁华所羡慕,而如今,这条街的金巴利道已经叫做“陈惠敏街”,街上都是他的马仔,原来只是一个穷小子的他,四年内积蓄的钱足以支撑他与江湖兄弟经营两家舞厅。这个时期的陈惠敏,只要站在街头大吼一声,三秒之内,至少有二十个人从街上各个角落走出来,恭敬地对他说:老大,您有什么吩咐?

刚入行的时候,陈惠敏就清楚,要在这里混出个名堂,就必须能打,在香港九龙街头,不管是赤手空拳还是挥刀上阵,无论是几百人对几百人的群战,还是十几人直接的小混战,只要打架,他就相当踊跃,他说:“没有架打,觉得浑身都不爽。”身手又好人脉又广,于是他的地位扶摇直上。1967年,在香港警队4年之后,他便离职一心一意在黑社会里发展。

在一次接受采访陈惠敏说,如今香港黑社会已经不是黑社会了,现在是“烂仔”,他谴责现在的黑社会,说她们“做事太过分”,他说:“我们那一代江湖人讲的是道义,盗亦有道。”

香港黑社会开始介入香港的电影产业,一方面是因为电影是一个投资大、见效快的行业,很适合黑社会洗钱,另一方面,香港帮会众多,要从这么多帮会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四处“打广告”,而电影就是最好的一个平台。
他们与演员之间有两种关系,一种是强迫明星按照自己的意愿演出,另一种就是黑社会成员自己披挂上阵,自演黑社会,这种人不在少数。

那个时候香港电影充满了血锈之气,选演员的标准就是能打,不管你是不是科班出身,只要你是钢筋铁骨刀剑难侵就可以。陈惠敏最好的兄弟之一梁小龙便是如此,有次他遭遇十多人手持利器袭击,梁小龙手无寸铁却能只受轻伤,全身而退,而对方却人仰马翻,此事轰动一时。

不过几乎没有人能压住陈惠敏的风头,他胸前双鹰,后背的龙纹图案加上左青龙右白虎,纹身已成了他的标记。除了是两届东南亚搏击冠军,更曾经35秒击倒日本拳手。国际巨星李小龙亲口封为:腿就李小龙,拳就陈惠敏。后来李小龙过世,电影界急需捧红一个李小龙第二,于是掌管香港电影界的大佬们就想到了她们这位能打的大佬。

当年街头混战的日子里,少年陈惠敏偷偷看着街头的大佬,模仿他们的一言一行,包括一个眼神,一个点烟的动作,演技居然就这么不声不响地练了出来。
1972年在电影《饿虎狂龙》中,他的名字已与陈星、仓田保昭并列,虽然是主角,但是戏份并不重,他的文戏不够到位,就凭着身手在戏中占有一席之位,拍戏无数,他始终没有名气。不过生活中他已经把自己当作明星了,他觉得自己知名度渐长,见人就更加要注意形象,做事要更加考究,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也是一件好事,演戏反而成了他的舆论监督窗口。

1983年他出演了《杀入爱情街》,凭着这部电影获得了第二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此时距离他出道已经11年,这个时间对别人来说嫌长,对他来说却不过如此。不是因为他太淡定,或者太爱演员这个行业,而是因为拍戏比混江湖赚钱。那时候黑社会老大并不像电影上面那么风光,有的甚至连单车都没有,衣服没有名牌,出门靠双腿,能够演戏赚钱的陈惠敏,在老大之中算是很富裕的了。
电影中黑社会大佬都是有很多年轻漂亮的女人,也有很多彪悍的女主角,夫妻双双把江湖闯。而他却不是,他年轻时混江湖在一家夜总会收保护费的时候,遇见了一个很乖的女孩,每次收取女孩都很主动的准备好了给他,这个女孩就是这家夜总会老板的女儿,女孩17岁的时候便不顾家人的百般反对阻拦,嫁给了当时25岁的黑社会成员陈惠敏。后来陈惠敏回忆当时的情景,在屏幕上还对妻子的姐们隔空喊话:她们最后都结婚再离婚,只有我和我的老婆,40多年了从没出现过问题。

行走江湖的过程中,他结识了日本山口组的人,日本是全世界唯一承认黑社会合法性的国家,山口组的身份特征就是背上有纹身,手上缺一个小拇指。山口组因为不能出国,后来便托陈惠敏帮忙去夏威夷买枪械,事情败露陈惠敏被捕,在家中搜查出枪支还存有200粒子弹,当时陈惠敏在警局案底不少,如果认罪至少入狱7年。
他的妻子站出来说由她定罪,她案底清白,入狱时间会短的多,就当是去读书啦。因此陈惠敏被拘留了一个月之后获得假释,妻子则被判入狱2年。然而妻子因为坐牢一度精神错乱,陈惠敏带着三个儿女在外生活也很辛苦,这个时候他的狱吏身份再次发挥作用,他的妻子在狱中不断申请轻松的工种都被批准,这种反常的情况引起了警署的警觉,面对警署的调查,他用大拇指指着自己:“就因为她是我陈惠敏的老婆。

“黑社会都没有好下场”,如今当年叱咤街头的老大们,都凄惨不堪,陈惠敏说,早年她们留下很多案底,坐完监狱出来年纪大了,时代也已经不是他们的了,找份苦工都没有人敢要他们,很多当年的大哥,如今连饭都吃不上,以前身后跟着无数马仔的日子,都已经成了历史。

陈惠敏应该是当中最好的那几个,如今当年的其他大哥在街头混饭吃的时候,陈惠敏已经摇身一变成为红酒商人,安然地坐在VIP房间里面,优雅地与人共品他的红酒。
如今的他回忆起当年的岁月,虽有怀念更多的是遗憾和疏离。陈惠敏的儿女直到将近30岁,才知道父亲早年的职业,曾经有人有眼不识泰山,拉他儿子进黑社会,儿子说老爸是陈惠敏,吓得对方马上道歉。
陈惠敏最怕孩子想要做黑社会,他的背景已经给孩子带来太多的障碍,他叹息着说:“现在社会还是要学历,当时凭着勇猛就能打天下的时代已经不在了,我的儿子考硕士,完全没有问题,可能要考公务员就没有希望,因为他有一个曾经是黑社会大佬的老爸”言语间,带着为人父母的遗憾和自责。

如今,陈惠敏还在演戏,依然还是黑社会老大角色。从1972年到现在他已足足演了48年,实际上,每一部电影都不是他要求去拍,而是片方恭恭敬敬地请他来。
黑社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旧时荣光和最好的状态,也随着人的变老一去不返,辉煌过的大佬虽然还眷恋那时的荣耀,却已经在收拾起旧时光,步态缓慢地融入新的时代。
再见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