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荣之路》;战争与洗白,正义永远在呐喊。片尾库布里克安排一场德国女孩的戏,起初在座军官哄笑挑衅,对于女孩来说,不亚于一场大屠杀的残暴;可当女孩唱起同样旋律的歌谣,众军官潸然泪下,是所有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泪,同样是所有人对乡愁的归一。

2、《战争与和平》;因为最先看的是奥黛丽赫本的好莱坞版本,害我一直以为战争与和平是个爱情故事,最近才看了书,最后找到了这版原汁原味的苏联电影。开场那华丽丽的油画史诗质感就把我惊住了,真的好有那种调调,看得我目不转睛,几乎每一个画面都让人惊叹,这是怎么拍出来的?这是什么鬼斧神工的艺术瑰宝啊!但是我觉得为了还原原著添加过多的旁白显得很不成熟,一个如此优秀的电影应当有更高级的表达方式。

3、《全金属外壳》;整部电影异常优异,有很多自然并引起共鸣的语句。电影并没有依照战争电影的惯常方式,不依靠写实手法,营造悲凉、末世以至于扭曲的氛围,用甚而有一点轻松荒谬的感觉,用有如梦游般的心理感受书写战争存在的谬义,仍让人对影片肃然起敬。

4、《拯救大兵瑞恩》;《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战争片,一直以来我都很少看战争片,因为总有那么几个片断,太残酷、太血腥,使人无法直视。所以,久而久之遇到这种画面总是会下意识的把头别开,但是这部影片使我真正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价值的重新认识。

5、《血战钢锯岭》;影片战争部分的画面血腥和激烈写实,高光点应该就在多斯将一个个战士放下悬崖的画面。那一瞬间我想到了与此同时在中国的土地上,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救治着自己同胞的生命。战争的残酷性就是在于一条条鲜活生命的流逝,而每一个伟大的英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

6、《浴血华沙》;优点和缺点都很多的战争片,真实的战争场面,用尸山血海来形容不为过,看的人十分震撼,可加入那几段夸张浪漫的爱情桥段是怎么回事,血色浪漫啊?导演拍MV出身?撕裂了整体的观感,要拍爱情也不是不行,三角设置俊男美女,先决条件都挺好,也没有好好拍,导演表达的很混乱,几个配角人物,没必要,好好聚焦主角三角恋啊。

看了《八佰》我又刷了6部战争大片,每部都让人唏嘘不已!